沉寂了好几个月后长红配资,美国陆军在自行榴弹炮采购上又有了实质性动作——日前正式发布资料征求通知(RFI),向全球厂商征集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及整套配套系统的方案。这个进展距离年初暂停的“陆军转型计划”(ATI)下的核心项目仅半年余,意味着美军正从追求极限射程的激进路线回归更务实的选择:把重心放在技术成熟且已被实战验证、能快速投入使用的系统上。
回顾年初,被叫停的正是“增程加农炮”(ERCA)项目。ERCA旨在在现有M109底盘上装上更长的炮管,把射程拉到70公里以上——这是一次明显追求性能跃升的尝试。虽然测试中出现过成功案例,但持续暴露出的技术难题、可靠性和后勤适配问题,让军方不得不重新权衡:在追求更远射程的同时,装备是否能稳定运行、是否便于补给和维护,是更重要的考量。
因此,新一轮征集明确强调“优先成熟设计”。官方措辞指出:155毫米自行火炮对陆军作战至关重要,而当前首要的是系统成熟度。通俗一点说,美军现在更想要一款“能马上上战场、能稳定服役、能和现有弹药与指挥体系配套”的火炮,而不是冒着高风险去押注尚未完全解决问题的尖端技术。
展开剩余69%从RFI的要点可以看出,这次筛选围绕“实战化”展开,主要关注五方面能力:一是快速再装填能力——现代战场节奏快,火力能否持续输出取决于补弹速度;二是与现有155毫米弹药的兼容性,以减少后勤改造成本;三是本土化生产与供应链布局,确保战时能迅速供给;四是火控与信息网的整合能力,必须能接入美军现有数字火力指挥系统,实现协同打击;五是详尽的供应链与交付时间表,包括关键零部件来源、合规文件和配套车辆的交付计划长红配资,目标都是缩短装备列装周期。
值得一提的是,军方还计划把中选装备先行部署到“接触转换”旅等前沿作战单位,并要求承包商在试用期内提供全面后勤支持。这种“先试后买、边用边评估”的方式,有助于在实战化环境中快速暴露并修正问题,从而降低整个采购计划的风险。
RFI中特别指出,希望关注那些已在盟军中服役并经受住实战检验的成熟系统。于是,几款欧洲自行榴弹炮再次进入视野:德国的PzH2000以其40公里左右的实射能力和在乌克兰等地的实战表现受到关注;英国的AS-90和法国的“凯撒”因技术成熟、与北约弹药体系兼容,也被视为潜在候选。相比之下,美军现役的M109A7虽然经过多次改进,提升了机动性和防护,但射程只有约30公里,已落后于部分欧洲同类装备。
如果最终选择了国外成熟系统,这将打破美国长期偏向本土装备的惯例,也折射出美军急于补齐火力短板的现实需求。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,这次调整显示的并不是对技术进步的放弃,而是对“能打仗、能维持、能快速列装”这些实用指标的优先级提升。
简而言之,从追求70公里极限射程的ERCA,到如今强调成熟度与可用性的全球征集,美军正在把目光从理论上的性能极限拉回到战场上的实际需要。在当前的作战环境下,可靠性、适配性和快速部署往往比单纯的极致性能更能决定战斗力。
发布于:天津市金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